2017年2月14日,国家卫计委网站公布“2017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为192,死亡数为79。与2016年12月份数据相比,2017年1月的H7N9疫情明显上升。

  H7N9禽流感预防个人防护

  国家卫计委介绍,2017年1月(2017年1月1日0时至1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82019例,死亡1121人。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无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46739例,死亡1108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以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5%。

 

  同期,丙类传染病中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10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35280例,死亡13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2%。

 

  1月份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为192,死亡数为79。与2016年12月份数据相比,2017年1月的H7N9疫情明显上升。H7N9病毒属于禽源性病毒,在当前情况下,尽量不要去接触禽类和禽类粪便,尤其是病死禽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如果情况需要,尽量避免危险因素,佩戴医用防护服以及专用的医用口罩,手部防护也至关重要。

 

  国家卫计委的官网数据显示,2014年1月份,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127例、31例;2015年1月份,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83例、38例;2016年1月份,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28例、5例。

 

  根据国家卫计委之前公布的2016年1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当月全国(不含港澳台)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为106例,死亡为20例。

 

  2017年2月13日,中国疾控中心初步判定H7N9禽流感病例上升可能原因有:

 

  (一)外环境病毒污染水平高。疫情高发省份活禽市场等环境监测结果显示,12月份以来外环境标本H7N9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明显增高,不少地区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二)疫情增高还可能与入冬以来气候条件相关。与往年同期相比,2016年下半年季节性流感也较往年提前进入流行季节,其中南方省份较往年约提前2个月。提示2016年下半年气候条件可能更有利于流感病毒、H7N9病毒在禽及外环境中的活动增强,造成H7N9疫情出现早、分布广、病例多。

 

  (三)与活禽消费增加及活禽市场管理落实情况有关。冬春季节是禽消费量较高的季节,在禽及相关环境带毒较高、污染面广的情况下,人群暴露和感染机会增加。调查显示,采取关闭活禽市场及严格市场管理措施的地区发病较少,而报告病例较多的地区往往是那些活禽交易活跃、活禽市场管理措施落实不力的地方,包括那些虽主城区关闭了活禽市场,但农村地区活禽交易活跃的地区。

 

  (四)与带毒禽跨地区交易有关。由于H7N9病毒对禽类一般为低致病性,感染H7N9病毒的禽大多并不出现发病、死亡,因此难以及时发现,带毒禽得不到及时识别和有效处置,并通过跨地区活禽交易造成病毒污染范围的扩大和疫情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