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受限空间作业的特点,为降低作业风险,减少作业事故损失,在发生事故时能采取正确、及时的应急处置尤为重要,主要从受限空间救援原则、个人防护、中毒急救及救援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考虑。

  受限空间作业佩戴空气呼吸器救援

  一、施救原则

 

  根据《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个人防护装备,严禁盲目施救。其中,重点强调了严禁盲目施救,因为,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近年来,90%以上的受限空间较大事故都存在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人数扩大的问题。

 

  二、个人防护

 

  应急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先做好自身个人防护,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救援器材,施救人员应严格遵守《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施救人员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施救”。

 

  现场缺乏检测条件时可采取强制通风,一般情况下,不直接向受限空间输送氧气,防止空气中氧气浓度过高导致其它危险;可以使用气体检测仪探测内部有害气体成分及浓度,也可以使用活体动物进行试验,再安排施救人员救援。

 

  在有害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不确定(用于作业和施救的氧含量为18-22%)的情况下施救人员应佩带隔绝式防毒面具如空气呼吸器或者长管呼吸器,不建议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止施救人员因为防毒面具失效或缺氧而中毒或窒息。

 

  同时,施救人员还应根据施救环境配备安全帽,防静电服(易燃易爆场所,如存在甲烷和一氧化碳的密闭环境),防化服(有毒物质泄漏的场所,如存在硫化氢、强酸、强碱等物质场所),安全鞋安全绳等。

 

  三、中毒急救

 

  中毒伤员移出毒区后,应放在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地方,立即解开妨碍呼吸和血液流通的衣物。如衣服被毒物污染须立即脱去,气温较低时要注意给中毒者保暖。

 

  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造成的事故人员,可对其使用苏生器或徒手人工呼吸进行急救。对氨气、硫化氢、氯气、氧化氮等有刺激性介质的中毒者,只有在电击式的停止呼吸时才允许使用苏生器和徒手人工呼吸;对于继发性的呼吸障碍,严禁使用苏生器强制苏生和挤压式人工呼吸法,只能对中毒人员给予自然输氧并尽快将其送往医院抢救。

 

  对呼吸微弱或面色铁青的缺氧患者,应迅速给予自然输氧。一氧化碳中毒者要给其输入纯净的氧气。其他毒物中毒者可给其输入80%的氧气。对呼吸微弱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对其输入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气,并给予较长时间的自然输氧。

 

  四、注意事项

 

  存在煤气、甲烷等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场所应注意防爆,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服,携带的移动电气设备和通信工具等应防爆;部分受限空间有水,溶解了大量的硫化氢或沼气,作业时会短时间释放大量有毒气体。

 

  因此,在作业前使用气体检测仪检测或活体动物试验时,可用高压水充分搅动液体,以免影响检测或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导致人员误入有毒场所;涉及装置内的救援作业应有相关技术人员在场,确定施救场所与上下游有毒物质释放源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