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厂作业涉及最广的是镀锌,镀铜、镍、铬,其中镀锌占45~50%,镀铜、镍、铬占30%,氧化铝和阳极化膜占15%,电子产品镀铅/锡、金约占5%。基本工艺主要分为;镀前准备(检验、抛磨、绝缘处理)—上挂具(篮筐)—前处理(化学除油、电解除油、酸除锈、预处理、中和、活化、预镀等)—电镀或氧化或化学镀—后处理(清洗、钝化、着色、封闭、中和、烘干等)
危害因素
电镀厂作业存在化学、物理等对人体产生健康损害的因素称之为职业危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化学因素包含生产性毒物(如铬、氰化物、盐酸、硫化氢、氮氧化物、酸雾、烧碱、氨气、有机溶剂及合成添加剂等);物理因素包含生产性粉尘(如抛光粉尘、有机粉尘等)、异常环境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噪声、振动等。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劳动组织和休息制动不合理、过度紧张、劳动强度大,安排不合理;劳动时个别器官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作业或使用不合理的器材工具。
职业危害因素涉及类别多少、波及面大小、影响深度的界定,各个企业不尽相同。在新建、扩建、改建时要根据实际预测分析来规划和设计,企业建立初期一定要按职业危害因素来为员工配置适合的劳保用品,并做好劳保用品操作培训,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危害
1.电镀常用化学物质:
a.氰化物:造成细胞内窒息。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气体,可立即呼吸停止而死亡。可通过呼吸道、食道及皮肤浸入而引起中毒。轻者有粘膜刺激症状,气喘、恶心、呕吐、心悸。重者呼吸不规则,意识逐渐昏迷、可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选择防毒面具可以有效防护化学物质中毒)
b.硫酸、盐酸等化学药品:以相对应的气体和酸(碱)雾形式存在于工作场所的空气中,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吸入后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胸闷、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c.锌、铜、镍、铬酸盐等金属盐类:吸入气雾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穿孔、鼻溃疡、皮肤接触后引起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湿疹。进入人体内引起急性中毒气急、呼吸困难、休克、腹泻、肝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
d.有机化学品:溶剂类主要是烷烃类、乙醇、苯类有毒物质。各类添加剂成分比较复杂,主要以环氧氯化烷烃与醇、炔、醚类的缩合、加成反应物。这两类毒物进入人体后多反映为运动障碍、血液病如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铤和劳保网建议穿戴防化服杜绝化学品对身体伤害。
2.粉尘:电镀粉尘主要产生源为抛光(包括振动光饰)、打磨、喷砂、等工序,主要是造成矽肺病的潜在危害,可佩戴3M防尘口罩3200。
3.温度因素:人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环境下作业,机体发生体温调节障碍、代谢平衡紊乱,心率加快,对循环系统、神经系统都有损害,导致作业人员感到热、头晕、心慌、无力、疲倦等不适感,工作效率下降,易于发生中暑事故。
低温通常指10℃以下的环境温度,低温环境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人体深部体温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保护性或代偿性的生理反应,如颤抖、人体表面血管收缩、代谢率升高、心率和呼吸率加速以及血液成分变化等。
4.噪声和振动因素:长期在超标噪声环境中工作,听力器官会受到损伤,导致神经、消化、心血管等诸系统发生由生理反应到病理改变的病变。主要反应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等。戴防噪音耳罩能有效预防噪声对操作工危害。振动因素在电镀行业中出现的情况不多见。
5.劳动强度因素;指劳动时间定义上(包括不合理的休息制度)和超出个人生理能力的劳动强度过大;以及局部器官的过度疲劳和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这种过大的劳动强度使劳动者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