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气温或在高气温合并高气湿或在强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接触高温作业的领域主要从高温强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及夏季露天作业三点来说明:

 

  高温作业领域内的热辐射

 

  一、高温强辐射作业

 

  1.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轧钢车间;

 

  2.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车间;

 

  3.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

 

  4.火力发电厂和轮船上的锅炉等。

 

  具有高温强辐射的作业场所一般具有不同的热源,如:冶炼炉、加热炉、窑炉、锅炉、被加热的物体(铁水、钢水、钢锭)等,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散热,使周围物体和空气温度升高;周围物体被加热后,又可成为二次热辐射源,且由于热辐射面扩大,使气温更高。

 

  在这类高温环境中作业,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热,即对流热(被加热了的空气)和辐射热(热源及二次热源)。对流热只作用于人的体表,但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辐射热除作用于人的体表外,还作用于深部组织,因而加热作用更快更强。这类作业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多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人在此高温强辐射作业如何穿戴任何劳保用品,比如穿高温隔热服,在劳动时会大量出汗,如通风不良,则汗液难于蒸发,就可能因蒸发散热困难而发生蓄热和过热。

 

  二、高温高湿作业

 

  其特点是气温、湿度均高,而辐射强度不大。高湿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

 

  高温高湿作业场所涉及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常高达90%以上;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可达30℃以上,相对湿度可达95%以上,如通风不良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不良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

 

  人在此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即使气温不很高,但由于蒸发散热更为困难,出汗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散热作用,所以容易造成体内热蓄积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发生中暑。

 

  三、夏季露天作业

 

  农业、建筑、搬运等劳动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夏季露天劳动时还受地表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虽然露天作业中,热辐射强度虽相对高温车间比较低,但因为工作时间较长,且头颅受阳光直接照射,尤其中午前后气温升高,此时如劳动强度过大,则人体极易因过度蓄热而中暑。

 

  此外,夏天在田间劳动时,因高大密植的农作物遮挡了气流,常因无风而感到闷热不适,如不采取防暑措施,也易发生中暑。